信息披露与合规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董办的核心工作,这些任务占据了董办总工作量的80%以上,之前一两个月的连载中,我们结合工作实践,深度剖析了信披和投关的底层逻辑:它们共同构建了传递公司价值的完整链条,我们致力于将公司的经营价值通过信息披露,精心转化为投资价值,并通过公告与新闻媒介将其精准传递;随后,借助投关的有效交流运作,我们将进一步扩散这些价值,使它们在市场的反馈中凝聚成公司的投资价值,即我们所熟知的股价体现。
在上一期的连载中我们从市值管理的视角上来规划开展定期报告的发布与营销工作,开始引入了市值管理的思路。
这几期文章发布后,结合今年监管体系和市场都重点关注的市值管理工作思路,我们来探讨下市值管理视角下的信披与投关。
·市值管理工作的参照系·
目前市值管理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但可以明确的是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动作,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基于公司市值信号,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和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基于这个观点,金融教育宣传月市值管理视角下的信披与投关我们可以看出市值管理不是一两个概念导入,一两次事件营销,一两个媒体、投资者引入便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复杂工程。
但是复杂的工程也要有相应的指标和参照系,我们回到股票的估值定价模型上看,相信一提到股价估值模型上,董办工作人员脑中立刻浮现出来这个公式:PE=PRICE/EPS,我们把这个公式变型一下:PRICE=EPS*PE。
其中,EPS代表着企业业绩,是企业相对最可控的端口,即使在PE倍数相对固定的情况下,EPS的上升也会自然的推进股价上涨,股价有上涨自然引起投资人的持续关注,所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管理的核心出发点还是业绩,没有业绩只有故事的证伪投资逻辑时代已经过去。
再看一下PE。PE的倍数有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我们明显看到同一个行业里面的不同公司PE倍数就是不同,比如头部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差异就很明显,这些差异主要来源于预期和流动性。
·围绕市值管理工作参照系的信披与投关工作思路·
当我们的工作以市值管理为导向时,在开展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时,便也要围绕着EPS端的经营价值传递、PE端的预期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三个维度展开了:
先看EPS,虽然董办直接影响公司业绩方面的作用有限,但作为董秘或投关负责人,我们要将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模式说透,讲清楚公司在市场上持续盈利的基本逻辑,将公司的业绩合理的传达给投资者,而不是讲一个蹭热点、莫须有的故事。
再看PE,预期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则是我们可以积极作为的领域:
预期管理要通过公司公开发声和外部交流来实现,在公告时可以引入一些除了合规条款之外的价值传递内容,联动全年的业绩发布、重要资本运作、重要项目建设等,在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导入公司的整体战略和未来预期,一方面引导预期,一方面也为媒体、研究机构跟踪报道输送了养料(前面章节论述的比较充分了,在这就不展开),以此塑造公众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
流动性管理侧重于市场的调节和舆情引导,市场的调节因素我们的作用比较小,主要就是通过舆情引导来提升市场能见度了,市场能见度的提升又分两个战场:机构投资者看的是研报,中小投资者看的是媒体报道。有了公司公告传递价值作为起点,后面跟上媒介宣发和机构路演交流,当媒体的声量大了,舆论的关注度高了,分析师、专业投资者慢慢开始跟进对接公司,上市公司可以开启投资者交流会、公司开放日、股东大会等形式让更多的投资人走进来,再加上通过财关公司、券商或者直接找到买方,参加策略会,做路演,向机构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如此循环往复,关注度越来越高,流动性越来越改善,值得我们长期的坚持和投入。
·市值管理导向下信披与投关工作的常见误区·
在市值管理的工作导向下,我们的信披与投关工作要围绕着价值传递、预期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三个维度着手,同时我们必须避免两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市值管理就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投关那边的工作。市值管理不仅仅是投关的事,信披岗位同样承担着传递公司价值的重要任务。除了确保合规性外,信披工作还需清晰传达公司的经营逻辑和战略方向。
👉误区二:信披和投关就是对外输出信息,至于外界怎么看我们不关注。信披和投关不仅仅负责对外输出,还应积极收集和反馈监管机构、媒体、投资者关注的核心要点至公司内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各方关系的良好维护,同时对内和对外输出价值,提升自身的岗位价值。
2024年以来,从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到上市公司再到投资人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市值管理再度成为市场热点,但是当前资本市场却没有相应完善的方法论和执行方案,在市值管理成效的考核维度,也缺乏相应可量化、具有通用属性的办法。为此我和我的团队开展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施与考核建议方案》的专题研究,本课题共分为十个模块:
01
(一)市值管理的前世今生,透过历史研究找到市值管理的监管和认知规律;
02
(二)市值管理的误区与陷阱,对伪市值管理进行剖析,解读各界对市值管理的误读,防止上市公司在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时触及红线;
03
(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困局,解读当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管理思路上的局限性;
04
(四)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本质,通过市值管理的本质底层逻辑探讨市值管理的核心着力点,辨析市值管理是波段性的工作,不是一条四十五度斜率的直线,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根据当时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阶段、监管政策导向采取不同的市值管理策略和实施方案;
05
(五)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模型选择,结合ROE、ROCI、PE、PB、PS、EBITDA、EV、WACC等多维市值估值工具进行分析、测算和比对,形成了初步的结论和管理模型;
06
(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组织与人才保障,通过市值管理执行部门——董事会办公室的组织建设、职责设置、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维度,加强市值管理能力的构建;
07
(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客户服务,通过分析市值管理的主要受众——大股东、监管机构、投资人、媒体等诉求,探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针对性客户服务;
08
(八)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工具选择,通过探讨回购、增持、股权激励、并购重组等多种市值管理的工具实施路径、效果等,评估各类工具的适用场景和适用阶段;
09
(九)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年度规划,将市值管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计划中,探讨如何开展年度的工作规划和执行方案;
10
(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绩效考核,探讨围绕市值管理的绩效考核逻辑和设置思路,为上市公司董办设置绩效时提供参考依据。
(转自:兰花集团)